一、专业介绍
数智管理微专业聚焦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背景下的管理变革,依托管理学院学科优势,融合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突出数据驱动与智能决策的实践导向。课程体系“小而精”,以"技术基础-治理框架-管理应用-场景实践"为核心,通过精选课程与实训实践,帮助学生构建数智管理的知识体系与能力框架,提升跨领域应用与数智化变革推动能力,培养能够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
微专业在掌握原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据管理能力与智能技术应用水平。培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据治理与合规管理、智能系统规划与优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国际视野、跨专业、跨领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智能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中从事数据资产管理、智能决策支持与合规风控等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技术+管理”双重思维,能够运用数智技术开展业务分析、流程优化与决策支持的管理能力;
培养目标2:培养具备数据伦理意识和合规素养,能够遵循数据安全法规与算法伦理,践行社会责任的数智治理能力;
培养目标3:培养具有了解新兴前沿技术与管理融合方向,能持续追踪并快速适应技术迭代和行业变革的自主学习及跨界融合能力;
培养目标4: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全球数智化发展动态,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管理理念与技术应用差异,并能运用国际通用工具开展跨文化协作的能力。
三、招生计划
1.招生对象
大二、大三年级在校本科生,不限专业。
2.招生名额
为保证教学质量,每期暂定招生计划数为 30 人,具体名额根据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确定。
四、学生遴选方法及标准
1.资格审查:①学生主修专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者,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修必修课补考或重修后无不及格课程,最终总评成绩不低于 60 分;②未处于休学、保留学籍等状态;③遵守学校及学院的相关文件规定,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和受处分记录。
2.选拔依据:以报名学生在校期间累计所学必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为主要考核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已有知识基础及对数智化管理领域的兴趣等综合素养(需提交申请表和个人陈述等材料)进行评定。即:总分=百分制平均必修课学分绩点*40%+百分制材料评审成绩*60%,在专业接收计划数内,按照总分从高到低录取。
五、课程安排
1.授课方式与时间
采用单独编班形式组织教学。为确保不影响学生的主修专业学习,课程原则上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或周末集中授课。
2.学制
1.5 年(3 个学期),最长不超过 2 年。
3.开课校区
河北大学七一路校区。
4. 课程设置
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基础模块(数智管理导论、人工智能技术基础),管理与治理模块(人工智能治理规则与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与智慧决策、社会智能与社会计算应用 ),综合应用模块(“人工智能+”综合管理应用实践)。课程从基础知识到管理实践逐步递进,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六、学分与证书
数智管理微专业设置6门课程,总学分为12.5学分;学生修读完成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后,经所在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审定,发放由学校统一印制的微专业修读证书。微专业证书将成为学生未来就业的加分项,也是学生跨专业学习的证明文件。
七、报名方法
感兴趣的学生填写报名表(附件1)后,将报名表电子版和本人成绩单、下学期课表一并发送到邮箱glxybgs@126.com,邮件主题为“学生姓名+数智管理微专业报名”,并加入QQ群:789088567。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7月3日下午17:00。